2023-12-06
《身權法》修法卡關 多重身份障礙者陷困境
【政大之聲記者王建程、翟苡薰、郭佳慧、吳妤潔、蘇子絜的專題報導、專題Leader陳宥瑾】
為因應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並提升身心障礙者權益,行政院在2007年頒布《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以下簡稱《身權法》),目的在於保障身心障礙者的人權和基本自由。《身權法》施行後,直到去年才開始第一次重大修法,希望改善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環境,並保障身障者參與政策討論的機會。然而,立法院修法進度多次延宕,如今已是今年度最後一次立法院會期,《身權法》修正草案卻仍未進入審查程序。
由台灣失序者聯盟、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等身心障礙者組織組成的「台灣障礙者黑紙革命聯盟」,在今年十一月到立法院前抗議,呼籲立法院明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身心障礙者權益推動小組應有身心障礙者組織代表參與,並要求增訂「障礙者的政治與公共生活參與」專章,避免障礙者在公共事務上出現資訊落差,也確保障礙者能夠親自表達需求和意見;除此之外,黑紙聯盟期望能將障礙者個人助理服務納入《身權法》,讓障礙者能夠跟一般人一樣在社區自立生活,而非進入福利機構與社會隔離。
過去立法者在缺乏瞭解身心障礙者訴求和相關知識的情況下就制定法條,台灣失序者聯盟理事長王修梧表示,立法院在擬定法律前不僅沒有將預計在會議中討論的內容提供給身心障礙者參考,後續也沒有針對會議紀錄和身心障礙者的諮詢意見進行追蹤,修法過程幾乎不透明,「他不僅是說一個不尊重的問題,我覺得他甚至已經是到達了一個違法的狀況了。」王修梧認為,立法院應該明定政府單位身權小組的運作制度,讓障礙者實際參與政策諮詢和決策過程,藉此檢視政策是否存在缺失,避免障礙者意見遭到代言或忽視。
事實上,部分身心障礙者在社會上可能具備多種身份,例如同時為原住民族和障礙者,或者同時為多元性別和障礙者,不同身分的交互作用下容易造成生活的不便。身為泰雅族人的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自立生活主任Yukih Pupuy舉例,由於部落缺乏無障礙環境和醫療資源,因此他在國小時就必須離開部落到外求學,讓他對部落的文化和語言日漸疏離,「我們會有文化的斷裂,所以變成說,誒那我到底是原住民啊,還是我是什麼人?」Yukih Pupuy除了呼籲政府多加關注具多重身分的障礙者外,他也談到障礙者需要花費許多經費排除生活中的障礙,例如維修輪椅或支付個人助理費用,「政府要去瞭解的是他每個月用在障礙上的花費大概花了多少,我覺得這個應該要去做一個判定的研究。」他希望政府未來能夠根據個別障礙者狀況提出應對措施,以保障障礙者的生活水平。
對於如何制定多重身份障礙者的福利政策,陽明交通大學社會福利所教授周月清表示,政府在規劃時應該要邀請不同族群的障礙者參與討論,「我要規劃的東西,就像我要量身訂做一件衣服給人家穿的時候,你要以當事者的身材來做規劃。」周月清進一步談到,社會在促進身心障礙者權益上的阻礙之一,是源自大眾對障礙者的負面眼光,「大家認為身心障礙者就是不漂亮的、不聰明的,他得不到輿論的支持。可是話再說回來,我們又說民主立國的國家啊,no person behind,不能有任何一個人是被遺忘的。」他希望社會可以更加關注身心障礙者議題,促使政府重視障礙者福利並積極推動政策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