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之聲記者陳愉安、曾詩涵、丘羨陶的專題報導、專題Leader 楊凱傑】
位於台北市和平東路及新生南路交界的和平新生天橋建於1982年,至今陪伴台北市民四十幾年。多年來天橋除了為居民提供庇護,也因其獨特建築設計,以及能從天橋眺望車水馬龍的臺北市,成爲電影「飲食男女」等眾多影視作品的取景地。然而,10月24號台北市政府以橋齡已達年限等理由宣佈拆除和平新生天橋,在民眾發起的保護天橋聯署和提報文化資產審議無果後,在11月底完成拆除作業,結束對臺北居民的服務。
和平新生天橋是許多藝術作品的靈感來源,在影視領域有重要地位。藝術評論人吳牧青認爲,天橋在許多影視作品裏面反覆出現,認證了它的代表性。他以已故導演楊德昌的作品「一一」爲例,説明天橋在電影中參與了故事背景的建構:「這部電影拍攝的背景是一個都市的中產階級,然後大安區算是這個城市裡面新興起來,現代化之後的某種區域,簡單來講他一定會有在這些場景裡面的原因。」天橋的地標性吸引不同時代的影視從業人員以此取景,隨著影視作品的誕生,成爲更多人的共同記憶。
天橋對居民而言,它見證了無數的晨昏交替,留下的,不僅是斑駁的橋身。在天橋附近工作的建築師胡弘才認爲,天橋讓他跳脫出繁忙的生活,從不一樣的角度感受這座城市:「我走在天橋上好像抽離了。本來在路上行動的,看到都是車子兩旁的大樓,可是到這個高度,因為前面是很寬廣的馬路,看那個山就格外的清楚。」這份在天橋上的感觸至今仍停留在胡弘才的記憶裏。而同樣爲了保留珍貴的回憶,護橋團體「守護和平新生天橋」以「天橋的一百種想像」爲主題,讓天橋化身藝術和文化交流的平台,藝術家和民眾伴隨音樂演出下拉起布條,畫下對天橋的喜愛。對於活動的多元和創新,守護和平新生天橋發起人林玟君表示:「我覺得都是開拓了,不管是在地居民還是天橋使用者,對這個天橋能發生的一切想像。」他也希望這些活動能讓對天橋感到不捨的民眾重溫舊夢並創造新印象。
在民眾的不捨和反對聲浪下,天橋未能逃過被拆除的命運。對於和平新生天橋不被評定為文化資產,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專任助理教授陳盈棻認爲登錄基準應同時考慮工程美學和城市記憶。他補充建築隨著時代變遷,會被賦予獨特的意義:「我們會認爲它是一個歷史記憶的地景,正是在使用過程中慢慢的累積出來,(讓)天橋溢出了既有的功能,變成一個非常具有文化價值的地點。」經歷拆卸作業後,留下來的橋體暫時存放在景勤二號公園,除了吸引民眾前往合照留念,也讓保橋團體思考如何盡可能保留天橋的文化與歷史價值。林玟君表示:「我們希望能爭取保留,然後做活化利用,不要讓天橋的結構就直接變成報廢的垃圾,那真的是太可惜了。」他補充,團隊正努力爭取里長和臨近學校支持,向政府提案以公共藝術等形式保留天橋遺構,讓天橋成爲全民參與的藝術品,避免這座深刻著臺北人溫暖印記的和平新生天橋就此劃下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