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之聲記者黃昱綺、熊子萱、王佳諠、江玓恩的專題報導、專題Leader洪翊程】
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將遇到犯罪事件而造成自己或家人重傷、死亡的人,稱為馨生人。而今年是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新法實施元年。為此,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士林分會與汐止百年廟宇拱北殿合作,設置馨生人關懷服務據點,並希望透過宗教和社會的力量幫助他們度過難關,還在九月十號邀請法務部長鄭銘謙正式揭牌。目前全台灣有20多個馨生人服務據點,拱北殿則是目前新北首個據點。
每當意外發生後,馨生人往往需要非常多的時間與力量面對長達數年的心理創傷。犯保協會士林分會主任林亞蒨舉例,「我們服務最大的案件類型是車禍。發生這樣的案件,導致可能家人死亡或是得到重傷、癱瘓的這種情況的話,對於這個家庭就是一個完全失去秩序或顛覆的情況。」她也補充除了心理創傷外,其他經濟、法律訴訟以及個別家庭問題,都是馨生人常面對到的各種困難。林亞蒨強調,當類似經驗的人們聚在一起分享各自的故事,能夠透過互動互助,幫助彼此重回生活軌道。
因此據點的存在十分重要,包括舉辦DIY、健行與關懷活動等,都是希望透過輕鬆的活動讓馨生人脫離受創後的情緒。至於將據點選在拱北殿的原因,林亞蒨說明,「它(拱北殿)的地理位置比較高,然後它的春天有櫻花,秋天又有楓葉,它其實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地方。」拱北殿的地理位置遠離塵囂,同時有較高的海拔。她認為結合自然美景與地理位置,能帶給馨生人清幽的環境來放鬆身心。
作為「小燈泡事件」的犯罪受害人,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說明她的心路歷程,「從否認、憤怒、討價還價到沮喪到接受,已經走到了沮喪和接受的階段了。但是能不能跟悲傷共處,其實是一個非常困難的生命故事,尤其是很多時候在生活中的點滴。」她表示自己曾有很長一段時間無法步出家門,後來才逐漸恢復正常生活。王婉諭指出,不願意麻煩別人是台灣人的文化習慣,但服務據點能幫助馨生人說出感受與需求,進而獲得協助,因此她也鼓勵馨生人勇於開口面對困難。
對於馨生人受事件影響後的心理變化,政治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楊啟正分析:「一開始的時候像是一個取替的階段,有一個目標讓他們可以轉移他們自己的心理困擾,接下來是必須要去面對沉靜的階段,才有可能是一個改變成長的一個階段。」而服務據點除了轉移馨生人遭遇事件後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提供長期照護。楊啟正補充,「它(服務據點)形成一種穩定的、安定的力量,讓這一群人可以安心地在這個地方互動。」說明馨生人在「面對沉靜」的階段後,據點能提供他們「創傷後成長」的養分。他也贊同據點的課程和活動應該融入生活,並期許未來據點除了滿足馨生人的基礎需求外,還能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務,幫助他們找回生活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