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之聲記者呂詠倢的專題報導】
今年八月發表的《海上邊境:台灣離島的人們》,是台灣首部深入探討澎湖、金門與馬祖生活風俗與文化記憶的紀錄片,其中不僅將離島從非敵即我的二元想像中解放,更揭示離島居民在「中華民國台灣」主流國族認同下的矛盾,引發本土公共知識平台的熱烈討論。
以大陸本位觀點為導向的資源配置政策,使得離島在交通、醫療和教育領域長期處於匱乏狀態。澎湖政治工作者冼義哲,便以自身帶領辯論社團的經歷,說明離島學子在學術交流上面臨的困境:「辯論這樣的競技,需要透過不斷跟其他選手之間的比賽切磋,你才會去找到自己需要補強的地方,那這樣的學習機會是相對少的,因為我們的交通成本就是比較高。」他也闡述,離島人集體記憶中頻繁出現的相對剝奪感,既強化了離島社群的緊密度,卻也加劇與本島間的隔閡,潛移默化形塑出離島人較自立或疏離於本島的身份認同,「很明確的切割就是我們澎湖人經常會喜歡把台灣人三個字化約起來,或者是在口語上我們會說要『去台灣』。」他所觀察到的現象,證實離島在地理位置、歷史脈絡與政經發展上與台灣島的差異,直接影響到離島人對台灣主體的認同程度。
相較澎湖,戰地色彩強烈的金門、馬祖在國族認同議題上則有更複雜的脈絡。來自金門,現於本島求學的何同學(化名)表示:「在民國五六十年代那一輩,因為古寧頭戰役或者是八二三(砲戰),他們被賦予前線的責任,會多多少少覺得台灣拿我們當擋劍牌。」金馬作為歷史上的戰地政務實驗區,在動員戡亂時期承受了比本島更為嚴格的限制;而解嚴後,金馬與廈門、福建比鄰而居的地理特性,更使得彼此間又衍生出較為相近的文化記憶,金門縣議員蔡其雍說明,「馬祖是閩北文化,金門是閔南文化,那當然跟福建省在溝通上面很便利,尤其金門基本上三十分鐘的路程就到(廈門)了,所以金門其實跟廈門的往來頻率比金門跟台灣還要高。」他補充,多數在地民眾仍較有感於日常生活中經濟利益、交通便利性等問題,不太會思考國族認同的議題,因此如果執政者想要促進本島與離島的一體性認同,應要平等分配資源,改善離島民生福祉。
從資源分配失衡與文化記憶差異的表象往回追溯根源,離島的國族認同議題仍與歷史敘事如何被建構、台灣面貌又如何被想像,息息相關。台灣教授協會會長陳俐甫直接點出,「台灣人當然不了解金門馬祖,因為台灣人才(正)開始要恢復台灣歷史,甚至我們在台灣歷史的解釋,才(正)要從大陸中心走向海洋多元觀點。」他進一步說明,儘管台澎金馬在法理與統治事實上均為一體,但在威權遺緒的影響下,大陸中心史觀長期主導台灣的歷史敘事,對離島進行刻板詮釋,將其劃分進存在優劣定義的「中心-邊陲」二元框架中,致使族群對於台灣面貌的想像分歧。對此,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江柏煒則認為可先從語言著手來改變公民概念,如認可台灣為面向海洋的群島國家,並停止以離島一詞來指代澎金馬島嶼,這類平等措施也將會有助於凝聚國族認同。
展望離島人在多層次的文化記憶與身份認同背景下,與台灣此一想像共同體融合的可能性,江柏煒強調交流、溝通與同理彼此的重要:「如果用地方創生的各種政策,幫助台灣年輕人移動到金門馬祖,能夠在生命的某一個階段在那邊落腳,或許在思考台灣共同體發展的時候,大家會有一個新的想像。」綜上所述,離島與本島在多元文史脈絡中共築國族共同體的過程雖道阻且長,但透過資源均分、史觀爬梳與區域對話的實踐,將逐漸在共通價值基礎上凝聚力量,讓國族共同體更堅實且富有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