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之聲記者陳品嬡的專題報導】
「技術奇異點」,象徵機器智慧超越人類智慧的關鍵時刻,近年來,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AI在藝術領域中的應用逐漸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今年十月,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以「奇異點」為主題,舉辦了為期兩個月的未來媒體藝術節,邀請來自九個國家的23組藝術家,呈現AI帶給藝術創作的機會與挑戰。展覽涵蓋影像、聲音、互動裝置等形式,藝術家藉由這些新媒介,探索人類與機器之間的關係,並激發觀眾對未來創意與科技交融的想像。
AI技術為藝術創作帶來許多機會,透過生成式技術與大數據分析,藝術家不僅能以較低的門檻嘗試不同風格與媒材, 還能藉由AI提升創作效率,並開創新的議題,引導觀眾思考AI科技的影響。例如,陽春麵研究舍以「平替文化」概念,探討生成式圖像是否能以低成本模擬高價藝術品的風格,以及這種平替品對藝術價值的潛在影響。而同樣參展的藝術團體貳進,則將AI視為協作夥伴,透過和AI對談,得到素材後再加以拼湊成作品的劇本。談到合作中AI扮演的角色,他們表示:「很多作品都會用AI作為最後製作成品的人,我們這次把AI放在一個跟我們比較平等的位置上,尊重他給出的所有答案。」這樣的合作不僅增添了創作的新鮮感,也促使團隊重新思考藝術家在與AI合作過程中的定位。
生成式AI的崛起重新定義了藝術的界限,並挑戰人類創造力的獨特性。然而,這也引發了關於藝術創作是否會陷入同質化的討論。對此,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所長邱誌勇指出:「所謂的同質化某種程度來講,是因為受限於大型語言模型或是他的資料庫,因為我們的資料庫如果越多元,當然它反映出來的結果就會越多元。」他舉例,在生成女性的圖像時,往往出現的多數是金髮藍眼的形象,這反映了語言模型目前主要以英文資料為基礎,導致資料庫內容偏向特定類型,從而限制了創作的多樣性。儘管近期開發出越來越多元的AI模型,邱誌勇對於這些模型是否能真正實現藝術風格的多元化仍持保留態度。他認為,這些新模型的資料庫雖然在不斷擴展,但要打破目前存在的刻板印象,仍需時間和更多的多元資料來源。
除了提出作品風格將趨向同質化的質疑,也有人擔心藝術家的角色是否會被機器取代。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的工程師陳宣伯對於這種擔憂則有不同看法,他認為,AI不應被視為威脅,而是一種輔助工具:「AI永遠都只是一個工具,它就是輔助你生成素材,重點是說你的那個故事到底是不是吸引人的。」他表示藝術的核心仍在於創作者的思維與情感,如何讓AI的技術與藝術家的靈魂融合,將是未來創作的重要方向。此外,他也建議,可以在科技輔助的藝術作品旁明確列出 AI 在創作過程中扮演的角色,讓觀眾認識到AI 並非主導者,而是一個協助藝術家執行創意與靈感的輔助工具。
AI藝術在未來勢必會發展成一種成熟的創作形式,如何在利用AI提升效率與激發靈感的同時,保持自身創造力的主導性,成為當今藝術家必須面對的課題。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策展人吳達坤提出看法:「身為創作者,其實要更有自覺地不被技術所呈現出來的技術力給影響。發展出自己的獨特的創作觀念跟哲學觀點,我覺得這個是創作者應該要花更多的心思去做投入的部分。」AI確實能提供技術支持與素材,但藝術家在使用這些工具時,應該擔任導演的角色,賦予作品獨特的靈魂與情感,確保創作不僅展現科技的精準,更傳遞出個人理念。同時,身為觀眾,也要培養對新興創作形式的包容,理解藝術與科技融合的用意和價值,唯有如此,藝術家與觀眾才能攜手開創AI時代藝術創作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