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漢堡選單漢堡選單漢堡選單

新聞專題

首頁 / 新聞專區 / 新聞專題
::: :::
日期:2024-10-16
◎位於北投的中心新村,是台北市少數保留下來且規模完整的眷村之一<br>◎照片來源:曾詩涵提供

◎位於北投的中心新村,是台北市少數保留下來且規模完整的眷村之一
◎照片來源:曾詩涵提供

◎《時光倒影.憶中的家》特展,吸引民眾駐足,感受婦聯一村至六村的時代印記和意義<br>◎照片來源:曾詩涵提供

◎《時光倒影.憶中的家》特展,吸引民眾駐足,感受婦聯一村至六村的時代印記和意義
◎照片來源:曾詩涵提供

◎《時光倒影.憶中的家》特展,展出舊時縫紉機,喚起原村民對眷村生活的回憶<br>◎照片來源:曾詩涵提供

◎《時光倒影.憶中的家》特展,展出舊時縫紉機,喚起原村民對眷村生活的回憶
◎照片來源:曾詩涵提供

◎ 展覽融合AR技術,邀請民眾發揮想像力,彩繪出自己心目中的眷舍<br>◎照片來源:曾詩涵提供

◎ 展覽融合AR技術,邀請民眾發揮想像力,彩繪出自己心目中的眷舍
◎照片來源:曾詩涵提供

◎位於北投的中心新村,是台北市少數保留下來且規模完整的眷村之一<br>◎照片來源:曾詩涵提供
◎《時光倒影.憶中的家》特展,吸引民眾駐足,感受婦聯一村至六村的時代印記和意義<br>◎照片來源:曾詩涵提供
◎《時光倒影.憶中的家》特展,展出舊時縫紉機,喚起原村民對眷村生活的回憶<br>◎照片來源:曾詩涵提供
◎ 展覽融合AR技術,邀請民眾發揮想像力,彩繪出自己心目中的眷舍<br>◎照片來源:曾詩涵提供

【政大之聲記者 丘羨陶、陳愉安、曾詩涵的專題報導、專題Leader楊凱傑】

  為推廣眷村文化,各地方政府舉辦眷村月,以眷村為主題開展一系列活動。台北市文化局十月舉辦眷村文化節,傳承眷村記憶,並在北投中心新村推出《時光倒影.憶中的家》特展,以婦聯會籌建眷村為主題,重拾眷村記憶,帶領觀眾深入了解婦女與眷村之間的連結,促進眷村文化傳承。

  北投中心新村成立於二戰後,是台北市少數僅存規模完整的眷村。中心新村過去與婦聯會有緊密連結,如今,村內仍有7棟婦聯捐建的眷舍,然而,婦聯會在各地籌建的其他村落卻因房舍老舊,紛紛改建、拆除。這次舉辦特展,希望發揮中心新村影響力,延續婦聯眷村的時代價值和記憶。展覽主題聚焦在六座以「婦聯」為名的眷村,透過實物,結合照片、文獻與影音,展示眷村婦女生活點滴,參觀民眾王世男表示:「縫紉機最明顯的印象,幾乎每戶的婦女都會縫製,我們還記得以前的校服啊,秀名字秀學號,也就是這些媽媽們繡出來。」他補充自己本身是在眷村長大的,看完這次展覽,回憶當年眷村生活,從孩子教育、到村中飲食、生活起居,幾乎都是由媽媽們一手操辦。

  婦聯會成立於國民政府遷台初期,目的在團結全國婦女照顧軍眷。成員涵蓋多個地方婦女會、眷村軍人太太,對組織眷村婦女有非常重要的貢獻。當年眷村男人多出去打仗,眷村婦女也組成婦女工作隊,肩負戰後重建的後勤工作,包括開設縫紉工廠、托兒所、牛奶供應站及救護訓練班等,讓眷村婦女在養家糊口的同時學習技能,支撐整個家庭和社區的運作。眷村婦女向蘭,在提及過去眷村的媽媽們時表示,丈夫共同不在家的緣故,使她們團結起來,共同承擔煮飯餵養孩子的責任、和鄰里共享食物及生活用品,形成一個沒有血緣關係卻富有人情味的大家庭。

  長期研究台灣眷村文化的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教授李廣均肯定眷村婦女的貢獻:「他們在台灣的歷史早期1950、60年代、70年代的確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安定了軍人的心情,然後把小孩子、眷村的第二代撫養長大,維持眷村的穩定。」同時,他也肯認眷村文化節幫助台灣建構並理解多元文化的意義。此次展覽重塑眷村婦女的歷史定位,再現他們於戰後台灣重建時的貢獻。時光荏苒,原眷村居民紛紛遷出。昔眷村婦女向蘭回憶起眷村轉型,她表示:「(政府)就是保存後就叫我們搬離那個地方,他就把我們安頓在另外一個地方住。」因眷舍老舊,影響都市發展,政府為建築更多的居住空間和公共設施,便逐步改建、拆除眷村。

  李廣均說明,隨著眷村婦女步入晚年,她們的孩子早已搬出眷村,成家立業,眷村記憶的傳承將出現斷層:「眷村的延續性就出現一個危機,所以眷村的延續眷村的保存是不是可以延續到第二代,第三代呢?那對於這個問題,我是比較悲觀的。」他認為眷村記憶的傳承難以延續。但王世男指出,這次中心新村的展覽能作為一個景點,使眷村婦女和生活記憶能以台灣重要歷史的角度傳承。未來,隨著更多人的參觀,這些無聲的故事也能持續影響新一代,讓眷村婦女的堅韌精神傳承下去。

back to top
回首頁 政治大學 網站導覽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