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之聲記者王藟、余亭萱、黃姍祈、李香霆、林偌甯的專題報導、專題Leader孔德皓】
「老是你等或不等它都會一直會老,但是你花時間在學習這件事情的話,老會過的更有準備,而且更自然,那對你的影響,負面會比較小。」《學老誌》的總編輯,國立臺北大學社工系教授曾敏傑分享提前學習老化的優勢。今年臺北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深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成立「高齡與社區研究中心」,並發行《學老誌》,希望在超高齡社會來臨下,能夠破除長者與社會脫節的刻板印象,帶領各年齡層的人學習正確老化以及做好面對老化的準備,攜手在人生最後一哩路建立良好的健康與生活品質。
臺北大學透過六年來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發現人口結構高齡化與少子化導致長照議題日漸急迫。對此北大推出學習老化的刊物《學老誌》,以「認識老化、健康學老」為主軸,從生活、健康、運動、保障、人物與科技七大主題提供讀者豐富老年生活的方法,希望能培育各個年齡層獨立面對老化的能力,更作為支持50到70歲的「壯世代」追求第三人生的知識來源;同時啟發年輕世代關注老化,並傳達相關知識給身邊的長者。曾敏傑期盼能翻轉社會對長者生活型態的負面刻板印象:「現在社會上把老人家當作是很不健康、生病、負擔阿,其實如果不同年齡層的人都能夠很認真的看待老化,而且又能夠為老化做學習、做準備。對個人、家庭,對社區、國家社會,創造出來的那個效益,其實是非常大的。」他鼓勵畏懼變老的人們閱讀《學老誌》,不再將老化作為社會累贅的同義詞。
2025年臺灣65歲以上人口將達到總人口的20%,不論是銀髮族或是青壯年,都需要正視老化議題。《學老誌》的讀者許惠美認為雜誌尺寸、文字間距、重量都符合年長者閱讀的習慣,讓她感到溫暖與關懷,並展望多元老化的可能,「原來我到90歲可以那麼的優雅、從容、獨立。」刊物帶來的效益不只長者有感,北大法律系二年級學生許俊煒說明此雜誌如何啟發他對老化的想像:「不要因為自己老化,然後就放棄尋找自己,或者是每天就是虛混光陰。其實人生還有很多美好的事值得我們去做。」他表示會分享《學老誌》的知識給身邊的長輩,鼓勵他們探索屬於自己的樂齡人生。曾敏傑則說明,雜誌未來會融合多元議題,帶動青、銀世代共同學老。
不同年齡層的成長背景有相當大的落差,加上高齡化、少子化日漸嚴重,容易產生世代隔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區高齡者服務人才培力學分學程教師蔡昕璋,呼籲臺灣的長者活到老,學到老:「臺灣的老人不是沒有希望的,它可以透過參與課程、公演策展活動,他們能夠貼近這個社會,也能夠展現他們終身學習的生命力。」臺北市社會局老人福利科股長陳彰立也指出獨居長者與社會的連結薄弱,青銀共學能減少資訊落差,讓年輕族群也能獲得長者的人生智慧。
正確學老、青銀共學有助於增進世代間的交流與理解、建立對任何年齡都友善的社會環境。曾敏傑補充:「從老的事情轉移到學習這件事情的時候,你就忘記你老了。你的生活就更有目標、更有內容,你就不用等老。」他認為「老」是持續性的生理歷程,與其畏懼老化,不如保持年輕的心態,展開跨世代、跨領域的學老,迎接健康的老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