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漢堡選單漢堡選單漢堡選單

新聞專題

首頁 / 新聞專區 / 新聞專題
::: :::
日期:2023-11-09
◎「國小書包減重計畫」希望保護學童骨骼的生長過程,同時減少學童課業上的負擔。

◎「國小書包減重計畫」希望保護學童骨骼的生長過程,同時減少學童課業上的負擔。

◎除了平時上課的教科書,裝著學童課後參加補習、才藝班的其他物品的隨身、手提袋也會增添他們背負的重量。

◎除了平時上課的教科書,裝著學童課後參加補習、才藝班的其他物品的隨身、手提袋也會增添他們背負的重量。

◎「國小書包減重計畫」希望保護學童骨骼的生長過程,同時減少學童課業上的負擔。
◎除了平時上課的教科書,裝著學童課後參加補習、才藝班的其他物品的隨身、手提袋也會增添他們背負的重量。

【政大之聲記者張恩爾、邱珈玟、汪怡荃、楊宜蓁、洪翊程的專題報導、專題Leader蘇鎵萱】

  為了改善國小學童的身心發展環境,臺北市教育局從2010年開始推行「國小書包減重計畫」,制定書包重量上限的規範、加強書包減重宣導、促進教科書電子化等措施,確保達成「學童書包重量不超過體重八分之一」的目標。這項計畫從施行至今過了13年,然而臺北市議員何孟樺於10月19日在市議會質詢時卻指出,市政府在抽測學童書包重量時,發現各年級學童的書包重量都已經超越各自訂定的參考值。這也暴露市府在推動計畫時成效不彰的問題。

  書包超重不僅代表課業壓力可能超出學童負荷,還有可能造成脊椎側彎,影響學童往後的骨骼生長。早在2013年的臺北市議會公報中,就有資料指出減重計畫在施行之前已經有2%左右的國小學童有脊椎側彎的問題。關於書包過重對於孩子產生的負面影響,國立政治大學附設實驗小學家長袁慧君認為:「我覺得身高的成長是第一個,還有比較容易駝背,因為他們還會拿餐袋,所以不是只有書包要拿。」她補充,孩子每天上學不僅要背著學校教科書,同時還有補習、才藝班等課外活動的物品。這些額外的物品對於孩子而言都是容易忽略的隱形負擔,也凸顯了書包減重計畫在執行上的必要性與急迫性。

  實際上,各個國小也曾試過許多方法以配合計畫減輕學童的書包重量。對此,國立政治大學附設實驗小學校長陳金粧分享道:「我們透過朝會時間提醒孩子們,再利用教師晨會的時間透過老師來跟孩子說明怎麼樣整理書包以免過重,最近我們在校門口就放了一個秤,讓孩子直接秤秤看書包到底有多重。」陳金粧也指出,儘管在執行計畫的路上曾遭遇過許多困難,例如校方和家長間該如何傳達書包減重觀念等。他也表示,未來政大實小將會持續進步,盡可能找出減輕學童書包重量的方法。

  在書包減重計畫上路多年後的現在,對於書包是否還有太重的問題,政大實小學生小鄧(化名)分享:「課本太大本,一直背著很痠,然後會長不高。」他表示,即便學校有在實施計畫,卻仍然無法展現出太多效果。而對於計畫的施行,袁慧君則表示,他僅聽過學校會開放儲藏櫃讓學生放置書本,也沒有收過教育局所印製的相關宣導文宣。由此可見,書包減重計畫在施行的力道上還有許多待改進的地方,未來也需要政府與學校持續的努力,才能看見計畫目標所期待的效果。

  對於該如何改進書包減重計畫,台北市教育局國小教育科科長林侑融指出:「疫情過後大家的上課型態其實都有蠻多的改變,我們希望說學校在科技快速發展的時候,作業型態的這部分也可以來做一點改善。」林侑融鼓勵各國小順應潮流,將科技導入教育現場,以電子化教材替代厚重的紙本書,他強調會以校園空間改善計畫代替開放置物櫃、發放文宣等措施。他也補充,未來教育局將持續檢討、督促各層級機關與學校對計劃的實施,朝著給予孩子更健康的學習環境與身心發展的目標前進。

back to top
回首頁 政治大學 網站導覽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