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漢堡選單漢堡選單漢堡選單

新聞專題

首頁 / 新聞專區 / 新聞專題
::: :::
日期:2023-04-20
◎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校園。今年三月有不少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的學生,指控該校的學創人員言行、管教不當,引發熱議。<br>◎照片來源:陳鈺珊提供

◎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校園。今年三月有不少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的學生,指控該校的學創人員言行、管教不當,引發熱議。
◎照片來源:陳鈺珊提供

◎臺北市立景美女子高級中學的校內教官陸續退出,由學創人員替補教官的工作。<br>◎照片來源:尤信淵拍攝

◎臺北市立景美女子高級中學的校內教官陸續退出,由學創人員替補教官的工作。
◎照片來源:尤信淵拍攝

◎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校園。今年三月有不少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的學生,指控該校的學創人員言行、管教不當,引發熱議。<br>◎照片來源:陳鈺珊提供
◎臺北市立景美女子高級中學的校內教官陸續退出,由學創人員替補教官的工作。<br>◎照片來源:尤信淵拍攝

【政大之聲記者杜以璇、陳芊羽、姚敏德、葉姿妤、尤信淵的專題報導、專題Leader古宇恩】

  隨著教官逐漸退出校園,學務創新人員成為遞補教官缺額的新人力,不料卻頻頻傳出學創人員因執法過當而引起學生不滿的爭議。例如,今年三月就有多名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的學生向臺灣青年民主協會指控該校的學創人員言行、管教不當,不僅以「學校有男老師」為理由要求學生不能穿緊身褲,甚至會在晚自習時到廁所敲門,讓學生感到不舒服且備感壓力。對此,中山女高回應,學創人員的本意是關心學生,不過措辭確實不恰當,將會定期強化學創老師與學生的溝通策略,並給予在職教育的輔導。

  「學務創新人力」,又稱作「校安人員」,是政府因應軍訓教官退出計劃新增的職位。為了繼續保障校園安全和危機管理,教育部在2017年制定推動高級中等學校學務創新人力要點規定學校每退出一名教官,就必須遞補一名「學務創新人力」接管教官原本的業務職掌,並積極配合學務創新和學生偏差行為預防及輔導等工作。不過,相比起過去教官的軍事背景,學創人員的資歷則不盡相同。因此,根據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規定,學創人員需完成包含專業知能課程、校安實務課程、體能測驗等合計70小時的校安培訓,才能參加地方政府的公開甄選。

  然而,目前學創人員尚未被納入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的規範對象中,導致學創人員對學生的管教和獎懲權限一直沒有明確準則。除了此次的中山女高事件之外,今年二月臺北市立松山高中也曾掀起校安人員對學生處罰不當的議論臺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表示,法規界線不明會讓學創人員的角色定位模糊,也會讓學生感到困擾且無法服氣,他說我們現在是法治社會,所以照理說你要讓學生知道,這個人他可以怎麼管你,可不可以管你,那他就可以做相對的對應。他也呼籲教育部應該提供學生申訴的正當管道,讓學生不需要仰賴媒體的報導,就能為自己發聲。

  此外,過去教官被視同教職人員,還有軍事背景在身,學生大多對他們保有敬意和尊重,但學創人員身為外來的新人力,並非教職,不但在法律上不具備對學生的管教權限,在日常中也常發生難以融入校園氛圍、與學生關係不佳等情形。目前就讀臺北市立景美女子高級中學的Cindy(化名),觀察校內學創老師和學生的相處情況表示:「大我蠻多屆的學姊吧,就是有點看不起我們學校的學創老師,因為學創老師他只是職員。」對此,張育萌也指出教育部應加強學創人員與學生互動關係的教育訓練,並盡快明確學創人員的職務定位,保護學生也保護學創人員。

  目前「教官人力轉型」已成政府的既定政策,因此,如何讓學務創新人力發揮最大價值成為教育部和各高級中等學校需面臨的挑戰。臺灣青年民主協會專員林思愷建議:「其實可以請學校先盤點一下教官的業務未來會分到哪些處室,或是哪些主責的單位,可以先讓學校有個預備也滿好的。」他認為這樣可以確保學校完整承接教官原有的工作內容,也讓學創人員的職務分配有比較清楚的界定,建立更完整、有效益的校安體系。

back to top
回首頁 政治大學 網站導覽 English 直播中On 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