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漢堡選單漢堡選單漢堡選單

大台北重點新聞

首頁 / 新聞專區 / 大台北重點新聞
::: :::
日期:2024-10-28
◎照片來源:陳品嬡拍攝

◎照片來源:陳品嬡拍攝

◎照片來源:陳品嬡拍攝

◎照片來源:陳品嬡拍攝

◎照片來源:陳品嬡拍攝
◎照片來源:陳品嬡拍攝

【政大之聲記者陳品嬡的採訪報導

  台北市文化局在10月27日到11月26日舉辦「眼睛散散步──台北公共藝術的小驚喜」系列講座,27日邀請建築師黃金樺主講「百分之一的藝術,百分百的生活感」,透過台北與全球案例剖析公共藝術如何成為社會互動的橋樑,並將藝術融入日常生活。

  近年來,公共藝術不再只是美化工具,更帶來實質的功能。在講座中,主講人黃金樺指出:「用四個面向來檢視這些藝術品,是不是有公共性、連結性、互動性跟共創性。」他強調,具備這四項特質的公共藝術才能真正融入生活。例如,加拿大蒙特婁燈光藝術節中的互動式蹺蹺板,透過擺動觸發聲光效果,成為居民共創的互動裝置。在台灣方面,黃金樺也舉出紙雕藝術家成若涵於寶藏巖入口創作的《城南記事》,該作品邀請兩百多位居民參與,融入他們對城南的印象,使居民產生社區歸屬感並願意主動推廣給外界,展現了公共藝術的連結性。

  對於台北公共藝術的未來想像,講座參與者Mei(化名)表示:「可能是(公共藝術作品)描述的過程沒有太多,所以大家會對於現在的公共藝術不那麼理解,我覺得可以再有更多像這樣的活動去說明我們身邊的公共藝術。」她認為,當民眾細心欣賞城市中的公共藝術時,便能發現這些作品如何與生活緊密結合,讓城市不僅是居住地,更是充滿溫度與美感的藝文空間。

back to top
回首頁 政治大學 網站導覽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