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之聲記者王藟、余亭萱、李香霆、林偌甯、黃姍祈的專題報導、專題Leader孔德皓】
雲霧繚繞,飄散著茶香與桂花香的石碇坐落在新北市山區,區內的淡蘭古道早期是大台北通往宜蘭的必經之路,為了打造石碇地區魅力,華梵大學在今年9月推出「淡蘭古道地方創生實踐計畫」與「文化旅創與地方創生課程」,讓學校與石碇居民合作,發展融合自然景觀與歷史人文的相關活動,期望學生運用在地特色,為石碇區注入新的活力。
淡蘭古道是華梵大學的交通要道,串聯了石碇區與校園,而「淡蘭古道地方創生實踐計畫」目標是將華梵大學的師資,結合華梵獨有琴、棋、書、畫、花、茶六藝課程,教導學生運用在地特色,發想出社區營造和產業創新方案,為了振興石碇觀光旅遊文化,華梵大學也在今年9月推出「文化旅創與地方創生課程」,邀請從事文化推廣或藝術設計產業的講師,在石碇的豐田里市民活動中心開設旅創學堂,期望不只讓學生自願投入,也能吸引在地居民加入,共同打造大家嚮往的村落面貌。旅創學堂講師蕭百興認為:「透過一個課堂,面對真實的問題,找到一種新的專業,這個是我們希望在教育上所做的,希望因此對現實世界有所幫助。」蕭百興也特別提到,他期望打破傳統教學上的先理論後實踐的觀念,將兩者同時並行,讓學生剛開始接觸地方創生概念,就能放眼未來如何實際行動。
相較於過去強調產能的社區營造,本次地方創生計畫更重視產業振興,最終目標是異業結合,讓不同專業迸發出新的可能性,而與石碇區有密切關聯的華梵大學,在創校時期就積極地和區公所、文化部等組織規劃如何使大學和社區共生共榮,華梵大學校長林從一表示:「商業的形式去決定了它旅遊的形式,那形式就庸俗化。文化、藝術的深度跟地方感的增加,是我們這幾個計畫很重要的部分。」他期待之後遊客來到石碇區,不再只是吃頓飯就離開,而是沉浸在藝術、自然和具有文化深度的環境中。
為了打造讓居民與訪客都喜愛的環境,旅創學堂一系列的課程邀請各專業講師授課,曾經參與地方創生相關課程的國立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系三年級學生周詣珊,表達她對地方創生的想法:「我們對這邊有一點歸屬感,更了解我們所在的地方,也可以帶來很大的經濟效果。」地方創生的目的是促進地方發展,有了和社區的緊密連結,華梵大學期待能幫助石碇發掘特色產業,並持續經營,此外,華梵大學也想在未來嘗試發展石碇區的文化節慶,讓社區因為地方創生計畫重新活絡起來。
本學期首次進行旅創學堂地方創生課程,負責第一堂課的講師蕭百興表示,課堂上最難得可貴的收穫是獲得當地人的支持,以及看見參與民眾和學生眼睛裡散發出的光,「這種光會感染,大家開始會有無形的使命感。」他認為開設地方創生課程雖然不是為了讓學生留在石碇,但能增強當地學生和老師的社區意識,社區和大學建立起信任,共同把石碇打造成大台北地區鬧中取靜的療癒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