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漢堡選單漢堡選單漢堡選單

新聞專題

首頁 / 新聞專區 / 新聞專題
::: :::
日期:2025-11-14
◎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提供寬敞舒適的諮商空間,讓教師在輕鬆環境中分享更多內在感受與想法。<br>◎照片來源: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提供

◎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提供寬敞舒適的諮商空間,讓教師在輕鬆環境中分享更多內在感受與想法。
◎照片來源: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提供

◎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打造私密安心的諮商環境,讓教師安心表達情緒與尋求支持。<br>◎照片來源: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提供

◎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打造私密安心的諮商環境,讓教師安心表達情緒與尋求支持。
◎照片來源: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提供

◎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提供寬敞舒適的諮商空間,讓教師在輕鬆環境中分享更多內在感受與想法。<br>◎照片來源: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提供
◎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打造私密安心的諮商環境,讓教師安心表達情緒與尋求支持。<br>◎照片來源: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提供

【政大之聲記者 王子佩、胡維峻、佘恩沁、林祖而 的專題報導、專題Leader顏貝恩】

  在繁重的工作與不斷疊加的壓力下,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選擇尋求心理諮商與輔導協助,反映出教師心理健康議題的重要性。為強化支持機制,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於9月24日公布,將以教師的專業成長研習與諮詢輔導為核心,整合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及相關資源,協助教師維持專業發展與身心平衡。

  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長期扮演提供教師心理諮商的重要角色,隨著教師對心理諮商的需求逐年上升,研習中心自112年起與民間心理諮商所合作,並額外增設據點。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主任吳金盛提到 :「這四個地點(增設的據點)都儘量選擇在捷運方便的地方,讓老師能夠就近到達尋求這個協助。」除現職教師外,代理或教保服務人員等也一併納入可申請範圍,使心理資源更具包容性。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輔導組合作諮商心理師劉慧華 說道:「其實不只心理上面的支持,有時候對於釐清自己遇到的情況,也會有很大的幫助。」諮商服務次數從原先每學年六次,調整為經專業評估後十次,但主要提供初步支持與探索機會。

  由於諮商師通常不具備教師專業的背景,因此在幫助教師遇上專業的難題時,咨詢可能無法提供實質幫助,更多只是作為一個抒發情緒的管道。曾接受過心理諮商的台北市國中在職教師王家琦說:「因為我覺得現在的教師面臨到的問題,很多東西是解不開的,我不知道這些人有沒有這個能力去應對老師在專業上面遇到的困境。」即使部分教師願意嘗試諮商服務,繁忙的工作也常讓他們難以抽出足夠時間與諮商師深入討論自身處境。台北市國中在職教師Fran(化名)分享到:「工作都做不完了,然後每天處理(事情)都處理不完了,所以可能就沒有去使用它(心理諮商)。」可見,唯有解決教師工作量過多的問題,才能有效為教師減輕壓力。研習中心也開設多元課程與活動,包括輔導課程、活力課程、舒壓課程及假日教師聯誼等。

  各地研習中心雖致力於推動教師心理諮商服務,但在實際落實過程中,教師仍面臨諸多現實顧慮與心理考量。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陳婉真表示:「會讓老師在尋求這個諮商服務會有一些顧慮,包含會不會標籤化,然後有一些隱私的考量。」實名制的諮詢制度雖有助於管理,但也可能使教師因顧慮專業形象而裹足不前。陳婉真建議,未來可建立更具彈性的預約管道,讓教師能自在地尋求協助。研習中心主任吳金盛表示:「透過這個方式去自我察覺,進而尋找自我療癒的一種方式,避免等到(教師)身心平衡失衡的時候,去尋求個別的諮詢。」研習中心期望在提供個別諮商服務外,也逐步強化預防性的支持功能。

  有關於教師心理健康政策的長遠規劃,劉慧華分享,為教師提供抒發情緒與身心療癒的管道固然重要,但更核心的挑戰仍是如何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當家長與教師抱持不同意見時,若能以同理的態度理解教師的處境,結合社會多方的努力,才能真正協助教師紓解心理壓力,營造友善的教職環境。

back to top
回首頁 政治大學 網站導覽 English 直播中On Air